小编:国庆、中秋期间,外国人入境75.1万人次,政策免签入境外国人53.5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。
国庆和中秋期间,入境外国人75.1万人次,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53.5万人次,同比分别增长19.8%和46.8%。今年前8个月,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47.8%,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6.9%。在入境游客数量节节攀升的背景下,“空箱来华”的赴华旅游新趋势成为热门话题。入境旅游加速从“中国旅游”向“中国购物”转型升级。这一变化既是政策红利释放的直观结果,也是中国制造升级和消费服务升级带来的必然趋势。消费场景的生动变化最有说服力。很多外国游客一下飞机就纷纷乘坐拎着空行李箱,直奔特色商圈。在深圳华强北,7000多名外国游客与阳光一起体验“代购旅游”——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,从智能设备到穿戴设备,再到最新的AI玩具,极大地满足了游客的购物喜好。在即将接待广交会的广州,广州地铁新增国际卡组织银行卡“刷卡过闸”功能,进一步提高境外旅客出行舒适度。此外,在北京、上海等地,“现买现退”服务已正式上线,退税可实时到账,退税起征点由500元降低至200元,让境外游客中国购物更加高效便捷。 7月21日,西班牙游客在上海豫园商城合影。来源:新华社 消费场景升级背后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。一是免签扩大和退税减免为游客购买提供更多便利。截至目前,我国“免签朋友圈”已上升至47个国家,过境免签时间扩大至240小时。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,准入门槛不断降低。离境税的“即购即退”进一步增强了外国游客来华消费的意愿。截至8月底,国内退税店数量突破1万家。外国游客购买商品后可就地办理退税,无需等待出境。二是基础设施升级为外国游客提供优质消费体验。强大的国内交通网络让外国游客在更短的时间内开启“多城漫游”模式,连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与特色小镇,获得更多不一样的中国旅行。同时,“室外绑卡”、“拍卡过闸”等创新技术让外国游客告别支付焦虑,成功打通移动支付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第三,全球中国制造竞争成为吸引外国游客购买的重要动力。 “中国制造”不仅包括质优价廉的小件物品,更代表着裁剪和技术。品质无需签证,打开舒适之门,打造密集便捷的消费服务网络,在打造中国制造的高品质物资上,中国用“硬政策+软服务+好产品”的组合,做到“空着行李箱来,满载而归”。 “欢迎来到中国”不是一句口号洛根,中国的实际行动是有目共睹的。我们用多方面的努力,打破壁垒,提供舒适,诚信对待八方来客。当外国游客的行李箱装满来自中国的科技产品、文化创意周边和特色美食时,也能看到一个真实的、立体的、全面的中国,有经验的aT认识更多的人。曹晓静 南方网粤学评论员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sanxinjia.com//experience/theory/2025/1014/1013.html




